close


這個主題 其實是之前和一些朋友聊天的時候
偶然聊到的一個話題
或許在其他人聽來可能會覺得"自視甚高" or "崇洋媚外"...etc之類等
不過 我們真的並沒有什麼所謂高人一等得闊論
單純只是想說出自己的心聲
也許我們的見解也有不對或是以偏概全的地方
但, 我也是忽然在聽音樂的時候
就猛然的給它想到關於這些事
感覺... 可能有點不吐不快吧~ ^^"
如果不喜歡看這樣的想法的話 就跳過吧~ :)

習慣性聽國外音樂 可能認識我的人都知道...
只是我近來發現... (其實也不算近來了 總覺得有好一陣子了)
將近有一年多一些了吧
發現台灣近幾年來的音樂文化素質和素養真的是不斷地在走下坡啊~~~~~
到不是我不喜歡一些比較本土local的歌
或是一些比較搞怪的團體
(雖然我在朋友之間批判是會批判
但是基本上我覺得音樂本來就是要有不同的
類別和不同文化之間的衝擊或是融合 再去變成新的一種風貌或是類型
因此 或許可能沒那麼愛那些音樂 但也是在接納的範圍)
讓我覺得音樂文化在走下坡是因為

近來台灣市場的各方外國音樂越來越少,變化度也越來越小,
許多國外新進專輯中 大多是早早就聽過或是出道的人 感覺非常的枯燥乏味
反而是國內本身一直莫名竄出發出專輯的人像是雨後春筍般不停的冒
(不過我已經一陣子沒有出入唱片行吸收新知了 也許感覺有點有誤)
但是從TV上的一些打歌廣告中 明顯的發現真的是變得少之又少
有廣告的國外專輯不就是一些早就聽過的歌手發過的精選or專輯 關於許多新的好音樂
好歌聲 幾乎都耳聞不到...>" (還是說都廣告在我沒看電視的時間?? 那也未免太巧了吧~)
覺得很誇張 

再不然就是一些很值得聽的好歌 幾乎都是紅不起來或默默無名的...= =
我想有習慣聽國外曲子的人應該也會感覺到有同樣的現象吧??...
而且想聽的歌 幾乎都得自己去找很久 不像現在台灣許多當紅歌手
或是剛發片不久的歌手 更或是參加過某些歌唱比賽 就出片的歌手...
並不是說這些台灣歌手不能出片
只是
有一種強烈的感覺 台灣的唱片公司是否商業化到一種過份的地步
有許多專輯 或許真正有點水準的歌只有1.2首 或是更慘的根本沒有
就讓一些藝人發片
或許是我不再是所謂青少年的年紀了吧~
可是我自認為我對聽音樂的range一直是一個很廣的人
(sorry 除了電音我到目前還是一知半解的狀態...= =)
這陣子包括目前許多發片的藝人裡
坦白說 我時常覺得他們的音樂很沒吸引力
而且幾乎風格都很像 已經快要氾濫到一種地步了


或許我的感覺旁人或覺得嚴格或偏激
但基本上 音樂市場或許已經只剩商業行銷而已了吧...
這些唱片公司對於這樣的現象應該要付許多的責任...
對我來說 這是變向的一種強迫大眾吸收通俗音樂
(通俗音樂沒有不好 沒有某種深度的時候就很糟
如果只是冰山一角就算了 偶爾也要輕鬆
但現在大概是3/4的冰山了吧~ )
除此之外 我想許多人以前愛看的某兩音樂電視台
現在也應該讓人蠻失望的吧~
幾乎都在做一些 不知道該用什麼形容詞來去形容的節目了...
如果要說的貼切一點
我覺得現在的音樂市場很封閉啊...


嗯... 所以 對於現在的音樂市場還蠻失望的
為什麼很多國家的音樂文化可以那麼多元
而我們的音樂似乎流來流去都是那些所謂的情歌趨勢
或是聽來聽去旋律都差不多的歌??
我真的可以希望台灣對於音樂的態度不要在那麼隨便
也許音樂對於其他人來講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但 在我的看法 我以為音樂和書都是一種精神糧食...
當你有不同的心情時
聽到剛好搭的上當時心情的音樂
那是種很just match的感覺 (笑...)
不要再把發專輯 拱新人 辦比賽
當作是可以海削大眾的一種手段
我想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不滿意線上的狀況
也許是因為大家慢慢也看清了
所謂的流型導向 很多時候
只是沒有深度和內涵的炒作罷了...

希望 好的音樂可以有更多人欣賞的到啊~ >0<...>

最後 啪啦啪啦的一堆
不贊同的人就請自動刪除這斷記憶吧
我沒有刻意要攻擊誰
或是自認為有什麼資格評斷
只是單純的想要發表一下心得...
因為最近我的音樂庫實在是快要乾涸了啊~~~(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in 的頭像
    yin

    It's monologue

    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